名师风采
成员简介
丁成云名师工作室2016学年度工作总结(2016.11)
一年多来,在市名师办公室的指导下,本工作室开展了5次行之有效的活动,,活动内容包含专家指导、教学实践、学习研讨、送教下乡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为本工作室青年教师提供了合作互动的一个发展平台,在这一年多的学习活动中,大家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开展各项活动,不断钻研探讨,现总结如下:
一、在日常管理中渗透规范意识
我们参照外地《名师工作室章程》,比如对于成员的职责,我们明确规定“(1)遵守章程,认真参加工作室举办的各种教学研讨、业务培训、课题研究,担负本工作室委托的任务;(2)定期上“丁成云名师工作室”网页,积极开展在线互动式探讨。讨论专业性的话题,通过交流和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大胆实践,积极撰写有关化学教学的学术论文、教学随笔、经验总结等。
二、加强交流意识
本学年来,工作室利用教育学院师训中心、舟山中学、岱山中学、等多个平台,全体成员参加了专题讲座二次,听课、评课共五次。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邀请市化学教研员蒋孟雄老师为本工作室学员进行课堂教学的点评。这些活动开展,大大提升了教师们的教学素养。
本工作室旨在为全市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因此在学员们的交流课程中采取开放式课堂,欢迎所在开课学校的所有老师前来观摩,指导,分享经验。而且邀请了外校化学老师前来听课,例如;高二的同课异构《烃的衍生物复习》课的课堂教学研讨,我们与教研一处联合举行了这次教研活动,为全市的高中化学老师及江苏省兄弟学校老师带去了我们的教学理念,与他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名师和研究员对复习课进行点评,受到教师们的欢迎。
学员之间的交流协助,更是成为我们活动的常态。每次听课后,各位学员和所在开课学校的老师交流心得,踊跃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
三、在成员培养中注重规划意识
各个成员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学年初期就制定了切合自身情况的一年发展规划,填写成长手册,在一年多的学习中不断成长完善。
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引领进入“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深化学习意识
(2)为拓宽教师的阅读视野,要求每位工作室成员都订阅2016年的《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教学》等杂志,并要求全体人员在每学期结束前交一篇读书心得或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
(3)创造和提供教学研讨及实践的合作机会,组织成员参加教育理论培训课等各种活动;
(4)根据成员的自身特点确定研究专题,制定自己的研修计划,使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
(5)在本名师工作室网页进行交流,互动,以论文形式或者以教师反思或以叙事方式记录教学教改的点滴成功之处;工作室成员之间互相听课,共同研究课程改革中的一些疑惑,定期完成教学反思性论文。
四、工作业绩
工作室一年多来较好地完成了名师办所布置的任务并开展了听课、评课、交流学习活动,学员还积极参加各项工作,使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快速提高。一年来工作室的主要业绩:
1.编写的校本教材《新课程高考化学复习测评》一书于2015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再版。丁成云老师编著的《高中化学思维策略与应用》一书2016年9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发行(工作室其他成员也参与编写)。重视网页建设工作,能及时将工作室工作简报、活动情况上传,将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教学论文、精品试题等通过网站进行交流。
2.陈文军老师指导的高三学生在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浙江赛区)中有一人获一等奖,
4人获二、4人获三等奖,并获团体优胜奖。该教师获省赛优秀园丁奖。
3.本工作室在一年多的教学活动中,尤其在舟山中学开展的“学术节系列活动”中,丁成云老师执教了二节公开课(复习课):<<有机物间的相互转化>>、<<化学反应的限度>>让学生在四十分钟里享受优化、高效、充满人文关怀与教育智慧的课堂教学,得到工作室全国成员的好评。
4.张晓老师分别于2016年5月10日、2016年10月31日上了市公开课《烃的衍生物复习》、《氨基酸 蛋白质》,工作室成员深入课堂进行听课和评课,在评课会上各位教师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大家对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有了更新的认识
5.研究员陈文军老师于2016年5月10日上了一节市观摩课课《化学平衡图像复习》。得到了听课化学同行的称赞。
6.一年多来,工作室全体成员不断撰写教学论文、研究高效课堂,提升了自己的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的水平:
张晓老师在2015年12月获舟山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并分别于2016.5月荣获 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学生培训工作园丁奖、舟山市青年教师学习联盟 “五四新星”奖章。
谭雨晴老师在2015年12月获舟山市优质课评比叁等奖、2016年5月获舟山市本级青年教师学习联盟“五四新星”奖、2016年6月撰写的论文《打造“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的高三复习智慧课堂》荣获市一等奖(省三等奖)
丁成云老师撰写的论文《高考改革背景下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再思考》于
2016年4月发表在国家级优秀教育期刊《教育科学》杂志上。
丁成云老师在分别于2016年5月10日作《高结构框架下的低结构实施》讲座和对《烃的衍生物复习》的点评。2016年10月31日作《高效课堂的十大提问方式》讲座。
沃常恩老师于2016年10月31日对市公开课《氨基酸 蛋白质》进行了点评。
由于种种原因,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尚待进一步完善。这主要表现为:工作室活动时间相对紧张,有些具体计划有时不能按期进行,导致部分工作不能全面实施;工作室成员自身水平、研究能力、地域存在差异,对整体工作有所影响;如何引导区域学科发展方向,并有效解决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为了更好地开展名师工作室今后的各项工作,我们拟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加强规划,解决工学矛盾
工作室要找准教师培训需求,加强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同时要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与时间,增进与成员所在学校之间的沟通,以得到各校领导的理解与支持,妥善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矛盾。
(二)创新方法,增强培训实效
工作室要充分借鉴他人的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式,搭建锻炼平台,创造磨砺机会,加强对外交流。通过有效引领、传带,帮助成员内化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进一步提高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研科研能力、实践指导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今后,名师工作室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以教学质量为动力,以素质教育为取向,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价值实现为目标,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市名师办公室指导下,再接再厉,为推进我市化学教育以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